
明朝皇帝朱元璋,他就搞不懂这些喝茶的雅趣。
他就规定以后喝茶,只要水和茶叶倒进去,喝,就行啦,别搞那么多事儿
这就叫做“散茶”。
于是,斗茶的文化就结束了,因此明朝喝茶也简单多了。
可怜的卢仝仙儿就变成了这样:
▲ 明 陈洪绶 《玉川子像》(卢仝号玉川子)
当然,明朝的茶画,通常是两种喝茶方式:
一种是比较诚实的,比如丁云鹏、陈洪绶这样的画家,他们笔下的卢仝,基本上到了明朝就跟着喝冲泡的散茶。
▲ 明 丁云鹏 《卢仝煮茶图》
还有一种,实在是向往宋朝人的生活,硬是画宋朝的喝茶方式:
▲ 明 崔子忠 《杏园雅聚图》
但是其实可以看出,这个动作、煮茶的工具,都是在古画里学来的。
大多数明朝人并没有这些喝茶道具,我想崔子忠自己也应该没见过,所以只好找了张古画,对着画了个一样的。
▲ 宋 刘松年 《撵茶图》 局部
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是这张画,宋朝人喝茶有个雅趣,就是找一些古董,一边品茶,一边品古董。
仇英估计也是很向往这种生活,于是也画了一个喝茶品古的画面:
▲ 仇英《竹院品古》
仔细一看,这些古董啊……
好像比例不太对?一个杯子跟鼎一样高了。看来也是在图鉴上抄来的,仇英自己并没有见过这些。
▲ 仇英《竹院品古》局部
看得出,宋朝人喝茶实在太有趣了,明朝总有一些人想象自己是宋朝人,也跟着点茶分茶、品古,假装自己是个讲究人儿。
比如下面这张图:明明喝的是散茶,却放了一个磨茶叶用的茶撵在边上。
▲ 明 周翰 《西园雅集图》
明朝人怀念宋朝,清朝则有很多人怀念明朝和明朝之前的时代。
在清朝民间画作里,还是常常看到卢仝用唐宋时期的工具喝茶。但我们能在很多宫廷画中,了解到清朝人喝茶的习惯。
▲ 清 金农 《玉川先生煎茶图》
也是这时流行起了盖碗。
▲ 清 八旗子弟茶不离身
盖碗茶使用方便,喝茶不串味儿,而且浓淡也方便自己控制,非常好用。并且画起来也容易,所以常常出现在清朝的画里。
▲ 清 冷枚 《赏秋图》
不仅仅是茶,还有山水,梅兰竹菊,中国人喜欢把雅致的东西画进画里。
在朱元璋将“斗茶”改成“散茶”后,似乎让喝茶这件事变得越来越简单。但喝茶方式简化,反而让我们在茶叶、器具、精神上有了更高的追求。
有人说,喝茶是一种修行。修什么呢?
修的就是由茶而窥入中式美学,是朴素之美、简单之美、无用之美。
在素雅的环境里,文气悠长,心境才可以提升。而不是样样陈列、富丽堂皇,那就俗气了。
简单、清雅
茶席的事情记住这两个词,一定不会错。